《奇兽之鉴》:西学东渐与奇兽跃渊
《奇兽之鉴》的独特之处在于,它并非孤立地介绍各种怪兽形象,而是将其置于清宫知识接受和近代早期全球化的语境中加以讨论。换句话说,本书不仅展示了古人关于自然世界的认知和想象,也揭示了这种想象背后所牵动的跨文化交流与知识建构的复杂过程。对更广泛的大众读者而言,《奇兽
《奇兽之鉴》的独特之处在于,它并非孤立地介绍各种怪兽形象,而是将其置于清宫知识接受和近代早期全球化的语境中加以讨论。换句话说,本书不仅展示了古人关于自然世界的认知和想象,也揭示了这种想象背后所牵动的跨文化交流与知识建构的复杂过程。对更广泛的大众读者而言,《奇兽
1682年(康熙二十一年),来自欧洲比利时的耶稣会士南怀仁(1623—1688)跟随康熙皇帝东巡盛京(今沈阳)谒陵。在他们到达盛京后,来自朝鲜半岛的使臣向康熙皇帝呈上了一头海豹。看到这头海豹后,皇帝召来南怀仁,询问他欧洲的书籍中是否记载了这种“鱼”。南怀仁对皇
16、17世纪的欧洲经常出现一些关于美人鱼存在的证据,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哥伦布在1493年的航海日志中记录自己在加勒比海域见到了“美人鱼”,且对其“丑陋”的样貌表示失望。后来学者们一般认为,哥伦布记载的应是加勒比海域的海牛。\x0a\x0a1545—1550年间
1682年,来自欧洲比利时的耶稣会士南怀仁(Ferdinand Verbiest,1623—1688)跟随康熙皇帝东巡盛京(今沈阳)谒陵,来自朝鲜半岛的使臣向康熙皇帝呈上了一头海豹,皇帝立马召来南怀仁,询问他欧洲的书籍当中是否记载了这种“鱼”。南怀仁忙对皇帝说
1682 年(康熙二十一年),来自欧洲比利时的耶稣会士南怀仁(Ferdinand Verbiest,1623—1688)跟随着康熙皇帝东巡盛京(今沈阳)谒陵。在他们到达盛京后,来自朝鲜半岛的使臣向康熙皇帝呈上了一头海豹。看到这头海豹后,皇帝召来南怀仁,询问他欧